“渔家乐”民间舞蹈是石家庄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。流传于平山,反映打鱼人家欢度佳节、喜庆丰收的民间舞蹈,迄今至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。
平山地处太行山区,古时并无打鱼的习惯,因此,渔家乐应是外地传入的民间舞蹈。过去在平山很多村有此民间艺术,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只有郜家庄村了。据该村老人传说,在明末清初,郜家庄有人到江南经商,看到当地人逢年过节、肩挑花篮,手持彩扇,载歌载舞,很是动人,于是就请人传授带回家乡。先是父子祖孙相传,后来逐渐成了全村的一道会,即“渔翁会”。后来传播到远近各村,在平山扎下了根。“渔家乐”民间传承人是何政其和杨诺成。
“渔家乐”舞蹈共有九个角色,即老渔翁一人、小生、小旦各四人,角色的扮相和戏曲相似,表演形式为行会和打场,小旦、小生基本步法为跟步,渔翁步法为“八”字。渔家乐的乐队由民间管弦乐、弹拨乐和打击乐组成。音乐曲调为民间曲牌、民歌、小调组成,有《八板》、《小开门》、《大开门》、《小四景》《腊梅花》、《对花》《五哥放羊》等。歌词多系文人填词,文雅,可读性强,如《渔翁乐陶然》:“渔翁乐陶然,驾小船,身上蓑衣穿,手里执着钓鱼杆、船头站,提鱼在竹篮,金色鲤鱼对对鲜,河内波浪翻,两岸垂杨柳,柳含烟,人唱夕阳残。长街卖鱼间,沽一杯美酒儿又把鱼来餐。夜晚宿在芦苇边,酒醉后歌一曲,明月照满船,渔翁乐陶然。”
“渔家乐”舞蹈多在农历正月、农闲时节及庙会祭祀时活动,是当地各类大型聚会上“闹”红火不可或缺的文娱项目之一。“渔家乐”除娱乐之外,尚有导人向善与端正村风的作用,即通过参加渔家乐的排练和演出,使青年男女在农闲时不走邪路。郜家庄村有这样一段顺口溜:“村有渔家乐(lao),风俗样样好,家庭多和睦,邻里少争吵,姑娘不摸牌,小伙不押宝,学扭又学唱,顶过上学校。”从中足见当地人民对“渔家乐”的喜欢程度。
近些年来,省地(市)文艺工作者对“渔家乐”多次进行研究和整理,不断给予新的生命力,省艺校曾把“渔家乐”编成民舞组合,作为民舞教学教材。1985年,石家庄地区群艺馆利用“渔家乐”舞蹈素材、音乐旋律编排成反映现实生活的“渔家乐”舞蹈节目,参加河北省首届音乐舞蹈比赛,获得省级一等奖。1986年《渔家乐》节目又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比赛,获国家级“丰收奖”和省级“振兴奖”。 1988年载入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集成●河北卷》,2005年列入石家庄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经过广大舞蹈同仁的不断挖掘、整理、加工与创新,“渔家乐”民间舞蹈这一从山旮旯里挖掘出来的“艺术奇葩”,放射出越来越灿烂的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