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虎河村革命历史资料丰富,拥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寒虎河滚叉,在编修班子的不懈努力下,村志初稿已形成23个章节,涵盖民俗技艺、畜牧养殖等内容。调研中,县村志办对初稿的序言、凡例及部分章节名称提出了专业修改建议,确保体例符合地方志规范,同时就内容上“文会”“武会”的划分也给出了指导意见,确保村志既凸显地方特色,又增强志书严谨性。
解家疃村和南甸村的编修工作同样取得阶段性进展,两村均组建了5到6人的编修队伍,编写组成员们已收集整理了大量文字材料,但两村初稿存在用语规范性不足、资料分类待细化等问题。县村志办建议:一是继续扩充编修队伍,吸纳熟悉村史的乡贤或退休教师参与,提升专业性;二是抓紧做好村志资料的录入和梳理工作,确保材料整理条理清晰;三是结合两村特色在提纲设计中突出差异化内容,增强志书可读性。
针对下一步工作,县村志办强调,要发挥好村“两委”班子作用,统筹人力、物力支持村志编修工作,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。村志办将持续跟进督导,通过专题培训等方式提供针对性指导,为传承乡村文脉、留住乡愁记忆提供坚强支撑。